【腾讯云】腾讯云图,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。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,模板丰富,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。

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之初,志愿军攻势如潮,出其不意地渡过临津江和北汉江,直逼南朝鲜首都汉城,形势一片大好。

作为世界军力第一的美国,自然不会甘当案板上的肉。

1951年4月,“联合国”军那位不可一世的指挥官——道格拉斯·麦克阿瑟,因为糟糕的战绩以及不合时宜的疯狂言论被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“炒”了鱿鱼。

而接替他的,正是那个无论走到哪里都挂着一枚手榴弹的美国陆军上将——马修·邦克·李奇微。


李奇微此人心思缜密且善于用兵,在他继任总指挥仅仅几个月后,犹如丧家之犬般南撤的“联合国”军竟然扭转颓势,硬生生的从“三七线”打到了“三八线”。
美军利用机械化优势向我志愿军展开了疯狂的反扑,这让志愿军将士面临巨大的危险。一旦战线崩溃,志愿军将前功尽弃。

并且,随着战役的深入,我军后勤补给不足的劣势愈发明显。
针对战场上危机的情况,1951年5月21日,彭德怀总司令果断下令,全军后撤!

这样的主动撤退,必须组织有序,否则就会变成大逃亡。因此必须留下一支强有力的部队掩护主力部队安全后撤。

这项任务应该由谁担任呢?

最终,艰巨的任务落到了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头上。

杨得志资历相当老,参加过长征,以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诸多战役,打了无数恶仗。十九兵团仅仅入朝2个月,并且装备较为精良。

但是这次,久经沙场的杨得志却没有十足的把握。

因为,当时十九兵团的六十四军正在西面与美军苦苦纠缠脱不开身,六十五军又损失惨重没有一战之力,所以能够肩负起这一重任的部队只有傅崇碧的第六十三军了。

并且,六十三军仅仅只有两万四千的兵力,怎么可能当得住拥有更多人数、更好装备的美军?

杨得志回电彭老总:六十三军可能没有办法完成这个任务。

但是当时形势逼人,彭德怀虽然明白这个任务有多么艰难,但是部队后方一定要有靠得住的人进行掩护!

于是彭老总立刻打电话告诉杨得志:就算是整个六十三军都打光,也要拖住敌人,最起码要十五天!

听到电话里彭老总说的话,听到彭老总坚定的语气,杨得志明白了彭老总的决心,他知道,无论如何,铁原都要守住!

杨得志沉重的接过了这个任务,立即开始了部署。

杨得志先是从十九兵团直属的部队中抽了整整五百人,这五百人都是曾经跟着杨得志四处征战的老兵。

杨得志将这五百个老兵,和军令一起交给了六十三军的军长傅崇碧。

“不惜一切代价,坚守阵地,阻止敌人的进攻,无上级命令,不准撤退半步!”
身为军人,不能后退一步,傅崇碧是含着热泪接过这个军令的,他强忍泪水,立下了军令状:就算我们只剩最后一个人,也不会让敌人前进半步。

谁都知道,这将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战争。

铁原,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。

这里是南北朝鲜之间的铁路枢纽,也是著名粮食产区,南通韩国政治中心首尔,北达朝鲜首都平壤,是朝鲜半岛交通大动脉的汇集点。

所以,无论是“联合国”军的总指挥李奇微,还是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,都将这里看视为了能够决定整个战局的战略要地。

最终,历史上著名的铁原阻击战就这样拉开了帷幕。


六十三军的任务,是要以2.4万人的兵力阻止5万“联合国”军的进攻,面对钢铁洪流,人数又是自己的2倍多,这场仗该怎么打?

傅崇碧和六十三军的将领们几番商议之后,决定采用纵深梯次配备的特别战术。

最前线的是一八九师,师长是蔡长元。

蔡长元善用奇谋,擅长夜袭和伏击,还发明了地雷战,让敌人吃尽了苦头。

解放战争中更是全歼国民党第三军2万余人,活捉其军长罗历戎,威名大振,受到彭德华的嘉奖。

然而,就在大战将至的节骨眼上,蔡长元竟然下令部队就地解散,化整为零,分散部署在了200多个阵地中。这一下,众将士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。

众所周知,在战场上,一般会集中优势兵力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,如果分散兵力,无异于是自废武功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推广者专属福利,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,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,先到先得。
Top